小時候,認為「電影」就是那種在第四台上,不斷重播,然後有人配音的電視劇,那就是電影。

還記得以前最喜歡跟老媽說記得買報紙,因為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翻開報紙查看看今天的電視節目到底有哪些好看的。

卡通台、綜合台,還有最重要的電影台。當然,在那時候根本沒有什麼院線強片的概念,只有那種週六晚上九點播的電影才是新片,而這就是我的童年。

一直到了國中快要畢業之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那時候聽到朋友說到了豐原的電影院去看「蜘蛛人」,還說的一嘴好聽的「都是動畫片」的理論。

都沒有去過電影院的我,也只能幻想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情景,以及那個不知道多少錢的票價了。

雖然高中到了台中讀書,比起我成長的苗栗熱鬧了許多,但是那時候還覺得「高中就是要唸書」的我,我記得好像幾乎都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

就連每週五一放假,就是趕快衝到火車站搭車回家;對於電影,還是依舊停留在週六晚上的精彩好戲,如果沒有好看的,我就只好玩我的電動了。

上了大學後,可想而知大家都知道看電影是大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但是在以前還是比較盛行「下載電影」的這種觀念,對於那種「要花錢進電影院」還是一樣一笑置之。

我承認我也有這段時光,雖然現在可能好像應該也是有這種不良習慣,但是進電影院看場電影,真的是比起以前還要多很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在台北生活久了,行為模式好像都跟台北人沒兩樣。

說也奇怪,台北這麼多家電影院,但是每次去買票,都不難發現實在是太多人選在同一個時間去看電影。

各式各樣的新片,各種年齡層,各種票價,搭配著那種令人震撼的大螢幕以及聲光效果,或許這就是電影院給人的印象,總是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電影票能夠再便宜一點,我想這種進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可以增加更多,畢竟一張動輒兩三百元的電影票,可不是說買就買的。

而為甚麼這次要發表看電影的文章呢?也就是不斷下雨的週末,基於不知道去哪的窘境,就只好進到電影院,品嚐最新電影,順便看看人擠人的壯觀情景。

看場電影並不難,排隊買票上廁所即可入場觀看。

但是賺錢很難,一張電影票三百元,時薪一百元也要站三個小時才可以換得一場兩小時的電影。

划得來嗎?其實基本上划得來!但是如果週週看,那可能就得說掰掰。


最後,這裡拜持續下雨,希望本週末能夠晴天白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t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